2019-05-16 14:53:43來源:廣州日報
距離高考還有三周時間,高三考生正在進入關鍵的沖刺期。那么在這個階段,家長往往比孩子更焦慮。如何克服自身焦慮,做到在沖刺階段,為考生加勁而不加壓呢?記者采訪了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高三級長唐愛文。她表示建議家長做到“三要”“三不要”。
此外,學生自己也要正確面對焦慮情緒。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家長:做好“三要”“三不要”
三要: 擺正位置 情緒賦能 和諧氛圍
第一,要擺正位置。家長的角色扮演很重要,有家長因孩子調皮充當“律師”的角色,有家長因孩子成績不盡如人意,就自己充當教師角色,這些角色現象都不妥。作為家長要擺正位置,讓孩子在家庭中能體會到切切實實的愛和親情。
第二,要情緒賦能。孩子在沖刺階段的情緒管理很重要,家長如何在情緒上賦能,首先家長要保持良好的正面情緒,常言“察言觀色”,色即是表情,你若“喜笑開顏”孩子就會輕松愉悅;你若“眉頭緊鎖”孩子就會心驚膽戰(zhàn),處處小心翼翼,心情比較壓抑、焦慮。其次,家長要保持富有“激情”的精氣神,讓孩子看到的是正能量的面貌而不是疲憊不堪。
第三,要和諧氛圍。家庭是每個人的避風港灣,若父母雙方經常爭吵,會令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從而在備考中出現自信心不足或自暴自棄;若家庭成員不和諧,孩子在備考中會心事重重、專注力不夠,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那如何和諧相處呢?家庭說話輕言細語,面貌和善去溝通交談;盡量不要出現分歧,即使有也不要當著孩子面去爭吵。多一點家庭戶內外活動,如看電影、爬山、野炊、逛街等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釋放壓力,舒緩氣氛。家庭和諧氛圍可以助力孩子高考,常言“家和萬事興”就是這個道理。
三不要: 過度干預 過度比較 病急亂投醫(yī)
第一,不要過度干預。有些家庭孩子進入高三,過度去干涉孩子,取消孩子一切興趣活動、不允許看電視、不允許玩手機等過度控制行為;孩子只能“學習——吃飯——睡覺”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這會讓孩子進入一種“填鴨”式被動、乏味、低效的備考模式,全部一味地學習,不注意勞逸結合,不注意學習效率。這樣光談學習,是提高不了孩子能力的。
另外一個是“過度期待”,對孩子的分數、報考的大學的預期,沒有根據孩子實際情況設定。過度期待讓孩子一是感到壓力大,二是無法實現的時候會出現放棄念頭。家長“好了還想更好”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
第二,不要比較。這種比較分為兩種,一是成績優(yōu)異的家長有些愛去“炫耀”,覺得特有面子,到處充當“教育家”去指導“別人家的孩子”,這種狀況把周圍的目光全部吸引到孩子身上,孩子會覺得“集萬眾于一身”無形的壓力巨大。二是家長為了激勵孩子常常拿“隔壁家的孩子”去作比較,常常“隔壁家的孩子”就是最優(yōu)秀的孩子。
長此以往,孩子一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二是會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分歧,三是會讓孩子體會不到父母的關愛。我們家長要學會多看孩子的長處,要從多角度辯證地看問題,多灌輸“做最好的、獨一無二自己”的態(tài)度。
第三,不要病急亂投醫(yī)。高三備考中會有很多測試,家長自然很關注,出現停滯不前或下滑時,自身焦慮不說,還不斷發(fā)動自身“人脈”,到處尋找“、”去參加密訓,這種病急亂投醫(yī)的行為,一是會讓孩子的思維方式沒有焦點,無法集中注意力,二是會打亂孩子的備考節(jié)奏,三是會沖淡學校老師的備考理念灌輸,俗話說“信其師行其道”,孩子腦袋中常被一堆“”主導,學校的教學規(guī)范、思維落實會不到位。其實,家長要“氣定神閑”地擔當好“家長”的角色即可。
學生:焦慮情緒未必全是壞事
“我平時會做這些題,可是一上考場就很緊張,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而且手心出汗,結果什么知識點都想不起來了。” “我一遇到考試就緊張到想上廁所。”“考試前一天晚上,我會輾轉反側睡不著。”中高考馬上來臨,有不少考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如何應對?記者采訪了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心理科覃雅蘭和滕姍兩位老師。兩位老師均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考試焦慮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只有適度的焦慮水平才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水平過低和過高都會影響成績。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在學生當中普遍存在考試焦慮偏高的現象,相信你也很好奇,為什么會這樣呢?請跟著我們從考試焦慮的現象入手,分析焦慮原因,找尋解決辦法。
聊天別再押題了
加班加點,挑燈夜戰(zhàn),走路、吃飯、睡覺都想著考試;與同學聊天必談考試,猜題、押題。覃雅蘭老師表示,這是考生給自己制造緊張氣氛,草木皆兵,不可取。應該保持原有的學習節(jié)奏、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不人為制造考前緊張氣氛。與此同時,還有同學會想,萬一沒考好怎么辦。覃雅蘭說,學生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對考試結果的未知,這種未知會讓學生對即將到來的考驗感到無法把控。
要正確應對這種情緒,第一是認真研究考試方法。我們在初三、高三后半段大多時間里都是在復習,隨著重復次數的增加,我們對知識的敏感度和興奮度也會逐漸下降,這時可以花點時間來找適合自己的一套考試辦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第二,嘗試從考官角度出題。如果你是考官,思考這個知識點你會通過什么形式來考察,學會舉一反三。第三,適當規(guī)劃未來之事。考試是為了什么?考完后可以去做什么?考試并不是一段故事的結尾,而是開始。適當規(guī)劃未來之事,發(fā)現有更美好的東西要去追尋。當下的考試只是現階段自己要過的橋,而這橋與其他橋都是輔助你前行的連接物罷了。以上三條都是讓學生在備考期間形成掌控感,化被動為主動,成為考試主宰者的小方法。
睡前半小時放下作業(yè)
有不少同學,上課很想努力學,但總是犯困,總覺得沒睡夠,只能靠喝咖啡強撐精神。
滕姍表示,學生在課上表現疲憊,很大部分原因是晚上沒睡好,或睡眠質量不佳。她建議學生,即使有再繁重的學業(yè),也不能壓縮睡眠時間來完成。一定要讓自己在睡前半小時放下作業(yè),養(yǎng)成睡前好習慣。如果確實感到難以入睡,不妨花點時間把注意力放在感受鼻孔處的呼吸,這會幫助你很快入睡,從而獲得深度的休息和放松。
還有一些學生,會給自己心理暗示,覺得自己一緊張就考不好,在滕姍看來,這是過往的負性經驗讓學生有了自動化思維,由此產生不良的條件反射。“解除自動化思維,改變不合理認知。”她說,人在生活中不斷積累經驗,慢慢會習得某種固定的思考模式,就像是一例二元方程式。一些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會讓我們不自覺地認為,自己在某種情形下是會怎樣的,于是當相同或相似的場景再次發(fā)生,大腦中的二元方程式開始自動計算,思考是不是又要得到某個數值,面臨某個結果。但生活不是方程式,不是所有打雷的天氣都會下雨,人也是如此,緊張并不是引起考試失利的原因,自己對自己的消極暗示與否定才是罪魁禍首。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學習中不可能完全擺脫焦慮,因為焦慮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完全可以帶著這份焦慮面對任何一次重大考試和考驗,覺察它,接納它,直面它,最后擁抱它。這樣就能走出“緊張就考不好”的怪圈了。
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消防工程師 消防設施操作員 BIM 造價工程師 環(huán)評師 監(jiān)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建筑九大員 公路水運檢測 通信工程 智慧消防工程師 裝配工程師 一級注冊建筑師 二級注冊建筑師 注冊電氣工程師 智慧建造工程師 房地產估價師 EPC工程總承包 碳排放管理師 雅思 托福 GRE 托業(yè) SAT GMAT A-Level ACT AP課程 OSSD 多鄰國英語 考研英語 英語四六級 商務英語 青少兒英語 IB英語 劍橋英語 職場英語 提升英語 AEAS 英語口語 出國英語 初高中英語 學生英語 成人英語 公共英語 詞庫 經濟師 初級會計師 中級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 基金從業(yè) 證券從業(yè) 薪稅師 銀行從業(yè) CMA ACCA 會計實訓 稅務師 CFA 企業(yè)合規(guī)師 審計師 FRM 高級會計師 稅務師 期貨從業(yè) CQF 真賬實操技能 葡萄牙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韓語 西班牙 意大利 高考小語種 粵語 泰語 俄語 阿拉伯語 電商視覺設計 影視后期 剪輯包裝 游戲設計 游戲程序 UI設計 室內設計 UXD全鏈路 平面設計 CAD設計制圖 商業(yè)空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