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 16:15:58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一代代中華兒女矢志奮斗、勇于奉獻,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其中的每一位建設者,每一位參與者都值得我們致敬和記錄!
澎湃新聞特開設“愛國情 奮斗者”專欄,從今天開始,將持續(xù)刊登文章,記錄那些為祖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時代先鋒,和在平凡崗位上不懈奮斗的普通人的故事。
半個月前,57歲的“盲人”教師文軒接受電視臺采訪,他站在湖北利川團堡初中的公示欄前,雙眼瞇著,臉上帶笑,感慨自己還有三年就退休了。文軒20歲從教,28歲患上眼疾,不得不拿著放大鏡教書,到了47歲,“只能看到一絲光亮”,便把課本背下來,“閉著眼睛教書”。
“只有三尺講臺才是我書寫人生的地方。”近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文軒對這份職業(yè)表達了不舍。他現(xiàn)在是學校歷史老師,教著兩個年級300多個學生。但終究要準備面對離開講臺的時刻了?;赝?7年教書生涯,文軒難掩自信。“我沒有因為失明而誤人子弟。”文軒說。
背下六本教材,“閉眼”教書
文軒生于利川農(nóng)村,因家境貧寒,深知教育方能改變命運和家鄉(xiāng)境況,打小向往“傳道授業(yè)”的教師職業(yè)。1982年,文軒得償所愿,從利川師專歷史專業(yè)畢業(yè),進入團堡初中成為一名語文教師,隨后又獲得了湖北大學函授本科學位。
1992年5月,文軒所帶畢業(yè)班即將面對中考,他某日突然發(fā)現(xiàn)“看不清書上的字”了,就醫(yī)后被確診為彼時尚無法治愈的“眼球黃斑變性”,“五十歲之前會徹底失明”。“痛苦啊絕望啊都不足以表達我當時的想法,我那時候一度想自殺。”文軒告訴澎湃新聞,他從醫(yī)院一步步走到當?shù)氐那褰瓨蛏?,但又覺得好傻。“匆忙結束一生,太沒意義了。”
在親友勸慰下,文軒回到學校,繼續(xù)堅持上課。“不做老師的話,我能做什么呢?我想不到。”看不清字了,文軒便買來放大鏡。團堡中學副校長李錦平已經(jīng)和文軒共事二十八年,在他的印象里,患病初期的文軒無論在教室還是在辦公室,總是拿著個放大鏡。尤其是夜晚,文軒就著臺燈的亮光,將整張臉貼在放大鏡前,一個字一個字地看。
視弱后的時間仿佛變得很慢,從教師宿舍到教室,兩百米不到的距離,文軒要走上8分鐘。更折磨他的是,原先只需一小時改完的作業(yè),患病后要花上三小時才能勉強完成,備課時間也翻了倍。因為語文課的文本長,文軒無法有效備課,導致課程進度受到影響。
“我上課一直是行云流水的,就突然意識到自己再也不能揮灑自如了,這是最痛苦的事。”1993年,文軒向學校提出申請,改教工作量相對少一些的歷史。但隨著病情加重,書上的字即便透過放大鏡,對文軒而言也“越來越模糊”。到了2009年,文軒眼疾嚴重到只能“看到一些亮光”,成了一名“盲人”教師,放大鏡也不頂用了。
看不清、看不見,那就背下來。文軒買來智能音箱備課,將需要用到的六本教材全部背了,此外,他也聽央視科教頻道百家講壇等與歷史相關的音視頻節(jié)目“充電”。遇到重要內(nèi)容一遍遍錄下來聽、記,熬夜備課也成了家常便飯。“書都在我腦子里了,幾頁寫了什么我都記得清楚,這樣就運用自如了。”文軒說。
“沒有因為失明誤人子弟”
對文軒來說,背書不算難,難的是怎么給學生上課,讓孩子們愿意聽,并且聽得懂。文軒告訴澎湃新聞,他沒有因為“失明”而誤人子弟。對于自己的授課水平,文軒頗為自信,自稱“教得很好,甚至教得比別人更好”。被人問到“為什么學校不換歷史老師”這一問題時,他甚至會“生氣”,覺得這是對他的質疑。
他的底氣緣于所帶學生的優(yōu)異成績。“我不謙虛地說,完完全全可以用名列前茅來形容。”文軒稱,團堡初中共28個班,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文軒所帶的三個畢業(yè)班歷史平均成績分別位列全年級第一、第三和第四。2018年6月的中考中,他的學生中甚至有人取得歷史滿分的成績。
這些成績得到團堡中學副校長李錦平的證實。他說,文軒的業(yè)務能力“全校有目共睹”,每屆新生見到這位“盲人”教師,班主任都會給大家先吃一顆“定心丸”,稱“被文老師教是你們的福氣”。
也有學生在剛接觸文軒時心里會“打鼓”。該校一名學生唐燦告訴澎湃新聞,同學們之前“沒有見過盲人教書”,甚至連盲人都很少接觸。“大家習以為常的板書和幻燈片肯定也沒法用,所以看著講臺上這位‘閉著眼睛’的老師,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但上了幾周歷史課,唐燦的疑慮逐步打消,覺得文軒上課“生動有趣”。
“我教書這么多年,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父母都是我的學生。”文軒認為,和學生、家長建立信任并不難。在課堂上,他盡力將自己失明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多次聽過文軒歷史公開課的李錦華認為,“文老師的語言表達和肢體動作完全彌補了師生眼神交流的缺失”。
“我把課上得吸引人了,知識點延伸出去,給他們講點歷史小故事,開小差的同學就少了。” 上到開元盛世的章節(jié),文軒和學生大侃唐玄宗軼事;而在絲綢之路部分,文軒將當下大熱的“一帶一路”聯(lián)系起來,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并理解透徹。
這樣博貫古今的上課方式得益于文軒“為了避免原地踏步而努力積累”。他讓家人和同事下載了不少史料音頻和歷史書的錄音材料,一有空就反復聽,直到理解、記住為止。平時在家,他喜歡聽《百家講壇》、《國寶檔案》等歷史文化類節(jié)目。李錦平稱,文軒就是“一本活的歷史寶典”。“我家和他家曾一起自駕去九寨溝旅游,一路上文軒都在講歷史故事,大家伙也聽得津津有味。”
“退休后想繼續(xù)教書,比空度時光要有意義”
現(xiàn)在,文軒克服了最初失明時站在講臺上的“心虛”,面對“講臺下朦朧的一片光”,已經(jīng)習以為常,也不必考慮課堂紀律失控。“因為歷史課很好玩,所以大家基本也想不到開小差這種事。”文軒解釋。
課堂“板書”依然是文軒深感棘手的問題。他說,只有遇到學生不認識的生僻字詞時,他才憑著感覺寫在黑板上,隨后再口頭描繪每個字的偏旁部首。多數(shù)時間,課堂教學還是以口述為主,重點部分文軒會降低語速,重復三四遍,直到確認學生能夠掌握為止。
“學生在老師眼里不過是百分之一,但孩子在父母眼里卻是百分之百。”文軒想,如果學生在他的影響下能夠有一絲一毫積極的改變,學有所成之后找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也許就能讓一個人甚至整個家庭的命運發(fā)生改變。這是當教師最有意義的地方。”
李錦平說,校方曾擔心過文軒的身體狀況和視力問題,計劃減少他的工作量,比如只帶兩到三個班,但被其拒絕。“他覺得滿滿當當?shù)墓ぷ髁孔屪约焊械匠鋵?、幸福?rdquo;李錦平坦言,對文軒老師的教學,一開始是有隱憂的。“但后來看到文老師狀態(tài)很好,學生也很喜歡他,還有班主任也搶著要文老師教他們班,也就沒什么擔心的了。”
文軒妻子在利川市疾控部門上班,兒子在利川文斗鄉(xiāng)任基層公務員。他平時就住在學校,周末才會回家。“畢竟學校里親人多嘛。”在文軒心中,身邊的同學,老師都是他的“拐杖”,更是他的“親人”。
學生唐燦幾乎每天都會和其他同學一起,陪著文軒老師去食堂吃飯。到了教師食堂,也總會有同事過來將他領到座位上。李錦平告訴澎湃新聞,“文老師身邊總是熱熱鬧鬧的,學生也不像扶病人,就是一群朋友在談笑風生。”
“他們就是我克服教學和生活障礙的動力。”這些年來,文軒對學校的“坡坡坎坎”已經(jīng)足夠熟悉,“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退休以后再繼續(xù)教書,這比我在家里空度時光要有意義得多了。”
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消防工程師 消防設施操作員 BIM 造價工程師 環(huán)評師 監(jiān)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建筑九大員 公路水運檢測 通信工程 智慧消防工程師 裝配工程師 一級注冊建筑師 二級注冊建筑師 注冊電氣工程師 智慧建造工程師 房地產(chǎn)估價師 EPC工程總承包 碳排放管理師 雅思 托福 GRE 托業(yè) SAT GMAT A-Level ACT AP課程 OSSD 多鄰國英語 考研英語 英語四六級 商務英語 青少兒英語 IB英語 劍橋英語 職場英語 提升英語 AEAS 英語口語 出國英語 初高中英語 學生英語 成人英語 公共英語 詞庫 經(jīng)濟師 初級會計師 中級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 基金從業(yè) 證券從業(yè) 薪稅師 銀行從業(yè) CMA ACCA 會計實訓 稅務師 CFA 企業(yè)合規(guī)師 審計師 FRM 高級會計師 稅務師 期貨從業(yè) CQF 真賬實操技能 葡萄牙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韓語 西班牙 意大利 高考小語種 粵語 泰語 俄語 阿拉伯語 電商視覺設計 影視后期 剪輯包裝 游戲設計 游戲程序 UI設計 室內(nèi)設計 UXD全鏈路 平面設計 CAD設計制圖 商業(yè)空間設計